時間:2023-07-11來源:
為實現小浪底水庫排沙減淤、持續改善河口生態和抗旱保灌等多目標,水利部緊緊抓住水沙關系調節的“牛鼻子”,結合黃河中游水庫騰庫迎汛要求,組織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于6月21日至7月11日,實施了黃河2023年汛前調水調沙。
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高度重視黃河調水調沙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有序做好各項工作。一是科學編制調度預案。在統籌考慮上游來水偏枯、水庫蓄水狀況、沿線引用水計劃和水生生物影響等因素的基礎上,編制完成調水調沙調度預案,采取萬家寨、三門峽和小浪底水庫調控為主,支流陸渾、故縣、河口村水庫相機配合的聯合調度模式,充分發揮水庫群綜合效益。二是嚴格落實責任措施。要求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省有關部門及水利樞紐和電網管理單位,壓實責任,細化措施,確保工程和人員安全。調水調沙關鍵期,派出15個督導組以“四不兩直”方式在下游河道巡回督導,確保責任措施到位。三是切實加強監測預報。加密水文監測頻次,派遣預備隊30多人次支援水文測站監測,組派4支監測隊在臨時斷面開展應急監測。每日滾動監測預報雨情水情沙情,編發各類監測預報信息90多期,為調度決策提供重要支撐。四是精細調度骨干工程。成立調度專班,每日滾動會商研判,克服中游伊洛河發生洪水的不利因素,動態調整調度預案,精細控制干支流水庫下泄流量,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實現水庫排沙減淤調度目標。
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本次汛前調水調沙實現水庫排沙、生態補水、騰庫迎汛和抗旱保灌等多目標共贏。一是水庫排沙效果明顯。小浪底水庫凈排沙量0.85億噸,三門峽水庫凈排沙量0.40億噸,有效減少水庫淤積。二是生態補水成效顯著。調度期間,向黃河河口三角洲濕地生態補水1.70億立方米,為三角洲濕地保護修復和生物多樣性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水資源保障。三是騰出庫容備汛。參與調度的小浪底、三門峽、萬家寨、陸渾、故縣、河口村等水庫全部降至汛限水位以下,累計騰庫49.9億立方米,為確保防汛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四是保障抗旱灌溉用水。山東、河南、河北等省利用黃河流量加大的有利時機,加大引黃河水力度,累計引水12.3億立方米,為抗旱保灌提供了有力支持。
水利部將密切關注下游河道大流量過程的演進情況,緊盯近期中下游強降雨過程,科學調度水工程,及時部署各項防御措施,確保黃河防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