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8-03來源:
現場考察
評審會
7月29日,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漢沽送水路西埝-李家河子泵站段海堤,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組織召開水利先進實用技術優(yōu)秀示范工程評審會,評審專家對新型混凝土耐久防護和修復產品——易晟元納米膠應用現場進行實地考察。
修葺一新的混凝土表面光滑,摸上去細膩柔潤。“這段海底防浪墻噴涂了我們北京易晟元環(huán)保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納米膠,從日本引進的,采用先進的納米技術制作而成,現已實現全部國產化。這種材料可以快速滲透至混凝土內部4厘米以上的深度,實現混凝土表層一定深度范圍內的毛細孔或細裂縫自我封閉或自我修復,好像給混凝土穿上了鎧甲。還可以在鋼筋表面生成鈍化膜有效抑制鋼筋腐蝕,顯著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北京易晟元環(huán)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詹仰東介紹說。
“施工方便嗎?”專家問。
“非常簡便,施工工藝簡單快速,基本不受季節(jié)、環(huán)境和水分量的影響。用高壓水槍沖洗混凝土表面,用噴霧器或滾筒噴刷就可以。”詹仰東說。
天津塘沽—漢沽海堤設施保護著天津市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保護著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沿海岸設有8個功能開發(fā)區(qū),還有廠礦、企業(yè)、學校等,周圍有港口、碼頭、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如果海水上溯,沖垮海堤海擋構筑物,對天津市工農業(yè)設施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如果發(fā)生次生災害,還會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土地鹽堿化、農田鹽漬化、灘涂生境惡化、河道水質咸化、濱海區(qū)域生活和生產用水惡化等等,必將造成巨大的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
為更有效地提高海堤海擋工程的綜合耐久性能要求,2019年,天津市在海堤海擋新建工程中,采用了國際上混凝土耐久性防護最新研究成果易晟元納米膠-混凝土修復和防護技術。該技術可以在混凝土養(yǎng)護開始有效杜絕早期干縮性微細裂縫、后期不斷提高混凝土表層密實和表層強度,從而有效抵御海浪和海邊惡劣環(huán)境對混凝土的各種侵蝕性破壞,大大提高混凝土構筑耐久性,提高使用壽命。從目前觀測和檢測的結果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混凝土表面裂縫控制率提高90%以上,表面強度不斷提高,抗碳化、氯離子侵蝕能力提高近50%,未來對耐久性提高將會持續(xù)增強。
專家組考察技術應用現場,審閱相關材料,聽取工程應用單位天津市水務局及北京易晟元環(huán)保工程有限公司的匯報后認為:易晟元納米膠-混凝土修復和防護技術在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漢沽送水路西埝-李家河子泵站段海堤工程建設中得到應用,經第三方檢測,在防鹽害、防碳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該工程具有輻射與引領帶動作用,建議加強該技術在水利、電力、交通、海洋等行業(yè)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領域推廣應用,授予該工程為“水利先進實用技術優(yōu)秀示范工程”。
業(yè)內專家介紹,如何解決海堤混凝土構筑物的耐久性一直是科技難題。海堤混凝土構筑物所處的環(huán)境相對比較惡劣,海浪對海堤的沖擊沖刷破壞、海水的高濃度氯離子對海堤混凝土設施的侵蝕破壞、海水冬季對海堤混凝土的凍融破壞、海水對海堤混凝土微細裂縫的侵蝕溶蝕破壞、大氣中二氧化碳對海堤碳化侵蝕破壞等等,都使海堤的運行壽命難以達到預期設計目標。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地球受溫室效應和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海平面上升,海洋災害發(fā)生頻率增多和強度增大,對海堤防潮抗潮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對新建海堤的工程質量要求和耐久性要求提出了更高的目標。易晟元納米膠-混凝土修復和防護技術可以較好地解決海堤混凝土構筑物耐久性難題,該技術的應用必將提高海堤防止海洋災害的標準,提升防海潮洪災能力,為今后類似海邊混凝土工程建設應用提供了有利的借鑒。
與會專家認為,鋼筋混凝土是當今最為常用的建筑結構材料,一般設計使用壽命為50年以上,但在實際使用中,通常在 20 ~ 30年就會面臨大量問題。據中國工程院報告,我國2000年因混凝土腐蝕導致的直接損失高達5000多億元,易晟元納米膠-混凝土修復和防護技術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