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9-09來源:中國水工設備網
關鍵詞:安恒集團,水聯網,北京,南水北調,節水,供水管網,主動漏損控制,DMA,在線監測,區域壓力控制;
摘要:安恒集團基于“水聯網®”理念研發的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管理系統LeakView®和“DMA分區管網主動漏損控制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成供水行業管網監控和漏損控制方面唯一的高可靠、高性能、優效率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南水”尚解不了“京渴” 水聯網®LeakView®踐行節水為先
近日,北京市水務局發布相關信息,南水北調江水累計入京量突破5億立方米,達到水利部批復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14-2015年水量調度計劃》年用水總量(8.18億立方米)的60%以上,基本實現了北京市南水北調水用于自來水飲用、調蓄儲備、地下水回補的“喝、存、補”用水目標。但“南水”尚解不了“京渴”,北京用水仍有缺口,缺水量接近1億立方米。
超過七成南來之水被“喝掉”
據北京市水資源統一調度平臺顯示,南水北調中線北京段惠南莊入境水量達5.09億立方米,全市自來水廠“喝”水3.65億立方米,占總來水量的72%;大寧、懷柔水庫“存”水0.5億立方米,占總來水量的10%;回補地下水0.94億立方米,占總來水量的18%。目前平均每天入境水量345萬立方米,均得到了有效的分配與利用,實現了南水北調水的安全有序調度。
為保障北京市可以“喝飽南水”,市自來水集團各水廠主動挖潛使用“南水”的能力,將計劃最大用水量167萬立方米/日增加至200萬立方米/日。目前在北京市的水廠中,郭公莊與城子水廠已全部使用“南水”,田村山與第三水廠使用“南水”比例達一半以上,第九水廠使用“南水”與本地水兌水比例已達到4:1,最大限度實現“喝”的用水目標。
南水進來后北京為啥還缺水
5億立方米“南水”汩汩而來,北京的水資源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全市水資源狀況與2014年水平相比,仍然缺水0.97億立方米。市水務局表示,主要原因是虧空太大,總水量并未根本性增加。“南水”進京前,北京市自2008年起每年從河北四庫引水3億立方米,同時每年超采地下水5億立方米。自“南水”正式進京后,按照目前運行工況估算,截至今年10月底,“南水”可進京最大量7.03億立方米,來水量占計劃量8.18億立方米的86%,全市水資源狀況與2014年水平相比,仍然缺水0.97億立方米。缺水量近1億立方米。
LeakView®踐行節水為先,水聯網®緩解供需矛盾
就我國現狀而言,水資源的增量潛力已經接近上限,而現有城鎮供水的存量資源還有很大的開發潛力,特別是習總書記在關于保障水安全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的“節水優先“都表明城鎮供水管網漏損問題不容小覷值得行業各界重點關注。“水十條”中也特別數據量化地要求到2017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要從15%降低到12%以內,以北京為例當供水管網漏損率由15%降低到12%以內來計算,北京每日將要節約近十萬立方米的干凈自來水全年約三千萬立方米,這對于北京水資源緊張的局面而言,是十分至關重要的。
安恒集團水聯網®Leakview®管網漏損控制系統及基于DMA分區的主動漏損控制解決方案已在北京市石景山某老舊居民區實際運行了三年多時間,為石景山自來水公司節約大量人力物力,更保證了該片區的整體供水管網的安全運行,自2012年實施至今該老舊小區未再發生任何爆管事件。2015年,有鑒于優異的實踐成果和運維能力,該老舊小區在符合DMA分區的基礎上將現有約4400戶的用水規模擴增至近5500戶的規模,以期待更明顯的應用效果和良好的社會價值。而不負眾望,安恒集團水聯網技術服務中心優秀的主動漏損控制方案在良好的運維管理和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支持下,極短的時間內就顯現出相當驚人的成效。目前,該老舊小區在滿足近5500戶用水需求的基礎上,實現每日節水近1000立方米(0.1萬立方米),小區供水壓力由平均39米降低到32米左右,預計該小區年節水量將超過30萬立方米(噸),并且由此產生的供水節能降耗將更加可觀。
安恒集團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管理系統LeakView®實時管控石景山某居民區的供水安全
這正是安恒集團水聯網技術服務中心基于“水聯網®”理念研發的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管理系統LeakView®和“DMA分區管網主動漏損控制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成供水行業管網監控和漏損控制方面唯一的高可靠、高性能、優效率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整套方案也在緊跟信息化發展,在不斷完善與升級中始終踐行著水資源智慧化精細水管理的“水聯網®”理念,在多年實際項目中將“互聯網+”的概念徹底融入到工程實際應用中。它將傳統人工聽漏的檢測工具升級為漏損噪聲傳感器,植入到經過分析的DMA管網分區中實現分段實時監測,解決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時,還能準確報警相應管段的漏損和潛在危險。依靠物聯網和移動互聯技術將相關管網的監測數據遠傳給云端的Leakview®管控分析系統中,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片區管網進行流量和壓力分析,實現按需控制分區供水管網的供水壓力,大幅減低城市供水管網壓力和極其可觀的供水能耗,降低老舊供水管網的運行風險,同時實現大幅的節水效果,顯著降低產銷差率,已經成為智慧水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自2014年以來,水聯網®Leakview®管網漏損控制系統及基于DMA分區的主動漏損控制解決方案已在北京自來水集團公司、武漢水務集團、江蘇淮安首創水務等地供水部門完成了最新方案設計、工程實施和系統運行,系統解決方案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十分可觀。
今年為用好每一滴“南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將在城區新建150個獨立計量區(DMA),使獨立計量區(DMA)總數達到282個,獨立計量區的應用規模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前列。在每個獨立計量區(DMA)中,通過對小區入口處水量、樓門前水量、居民戶內水量的對比分析,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管網漏損隱患,減少水資源的流失。
”節水為先“一直是水聯網®LeakView®管網漏損控制系統堅持的理念,讓每一滴水都能發揮自身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安恒集團水聯網技術服務中心全力支持“分區調度、區域控壓、小區計量”的管網精細化管理措施,力促北京實現每年節水3600萬立方米的宏大目標,并且為北京的節能降耗做出貢獻。
關于安恒集團
安恒集團成立于1993年,注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職員工三百余人,總部位于北京中關村國家高科技創新園區核心,是中關村物聯網智能硬件產業基金(在籌)發起單位和最具創新能力TOP100企業、水聯網®--互聯網+智慧化精細水管理體系的持有者,也是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的牽頭單位。
安恒集團長期專注于中國水問題,致力于通過市場角度解決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力問題,始終堅持用市場規律配置資源、堅持技術是改變社會和生活的發展原則,通過現代科學的集團管理結構和企業經營理念,秉承精益化運營管理模式,實現在水行業管理設施存量資產上價值提升、效益提高、環境資源效能優化等服務,同時創新地提出T2T輕資產業務發展模式,以體驗式服務提升用戶的核心價值。
安恒集團專業從事水資源環境服務領域的技術服務體系平臺、儀器設備供應、現場技術支持、系統集成工程、區域化服務及水管理學院網絡培訓等業務,已構建覆蓋全國的穩定可靠、行業信賴的產品銷售、技術支持體系。安恒集團以專業的能力和標準的服務,服務于高速發展的中國,服務于可持續發展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