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7-17來源:中國水工設備網
關鍵詞:安恒集團,互聯網+,信息化科技化,大數據,城市綜合節水與漏損控制,水聯網®,LeakView,DMA分區,管網智能壓力控制
摘要:近日國務院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里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智慧環保。如今,隨著環境產業數據采集的逐步信息化,不僅讓環境管理部門、環境企業及時掌握了更多的數據與信息,更達成了優化環境管理的基礎。在大數據、“互聯網+”等智能技術和理念已成為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手段的同時,未來還需盡快制定環保數據資源服務產業政策,培育和扶持一批大數據服務企業。
在“互聯網+”浪潮中 看水聯網®站上“云端”
近日國務院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里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智慧環保。如今,隨著環境產業數據采集的逐步信息化,不僅讓環境管理部門、環境企業及時掌握了更多的數據與信息,更達成了優化環境管理的基礎。在大數據、“互聯網+”等智能技術和理念已成為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手段的同時,未來還需盡快制定環保數據資源服務產業政策,培育和扶持一批大數據服務企業。
“‘互聯網+’的出現更多是為行業助力,插上信息化科技化的翅膀,不僅加速行業的發展更為行業的前行方向勾畫出清晰的科技路線,以及緊隨時代背景的各類商業模式的出現,但終究專業性的行業還是要靠行業自身來推動。”一直從事供水管網漏損管理業務的安恒集團副總裁王志軍先生告訴記者,“就如同供水管網漏損控制一樣,問題出現了兩三百年,近現代逐步認識到的精細化管理,直至今日的DMA分區減壓控制都是在踐行‘互聯網+’的概念,以最小的監測顆粒度輔以實時在線的信息化管控方式,真正實現科學減壓科學防漏,將信息化的供水管網漏損控制面向區域、鄉鎮、城市拓展,實現節約水資源造福全社會的功績。”
安恒集團深耕中國水務行業多年,不僅深刻了解我國水務領域及泛環保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同時依靠強有力的研發能力和科研技術始終緊跟信息化前沿領域,多年前已經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及移動互聯等先進的信息技術融合到水務領域,創新地提出水聯網®--互聯網+智慧化精細水管理體系理念,真正將互聯網+的概念融入到實踐中并顯現出巨大的成果。特別是基于水聯網®理論的LeakView®管網漏損控制系統,目前已經成為國內供水行業管網漏損控制的唯一成功應用的高效控制漏損的解決方案,已在北京自來水集團公司、武漢水務集團、江蘇淮安首創水務等地供水部門完成了最新方案設計、工程實施和系統運行。目前LeakView®系統和解決方案最長實施已經超過3年時間,真正實現用“互聯網+”給漏損控制領域帶來整體技術進步,為相關地區和城鎮供水管網帶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同時帶來十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從技術集成的創新到產業模式的創新,“互聯網+”給環保產業帶來更廣闊的疆域。未來安恒集團將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應用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將進一步完善從源頭到供水管網終端的水質在線監測預警系統,實現智慧水務,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分的供水保障。水聯網®與“互聯網+”的結合,或許能夠成為當今產業潮流中最為奪目的產業之一。
關于安恒
安恒集團成立于1993年,注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職員工三百余人,總部位于北京中關村國家高科技創新園區核心,是中關村物聯網智能硬件產業基金(在籌)發起單位和最具創新能力TOP100企業、水聯網®--互聯網+智慧化精細水管理體系的持有者,也是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的牽頭單位。
安恒集團長期專注于中國水問題,致力于通過市場角度解決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力問題,始終堅持用市場規律配置資源、堅持技術是改變社會和生活的發展原則,通過現代科學的集團管理結構和企業經營理念,秉承精益化運營管理模式,實現在水行業管理設施存量資產上價值提升、效益提高、環境資源效能優化等服務,同時創新地提出T2T輕資產業務發展模式,以體驗式服務提升用戶的核心價值。
安恒集團專業從事水資源環境服務領域的技術服務體系平臺、儀器設備供應、現場技術支持、系統集成工程、區域化服務及水管理學院網絡培訓等業務,已構建覆蓋全國的穩定可靠、行業信賴的產品銷售、技術支持體系。安恒集團以專業的能力和標準的服務,服務于高速發展的中國,服務于可持續發展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