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9-09來源:
近年來,特別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加強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工作的通知》后,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劉家義、省長李干杰多次對貫徹落實國辦通知作出批示,以省政府名義出臺《關于加強山東省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管理工作的意見》、《關于切實加強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工作的實施意見》,聚焦破解全省5639座小型水庫運行管護難點痛點,以落實管護主體、管護人員、管護經費為重點,深化體制改革,創新管護模式,實施標準化管理,強化監督考核,山東水庫運行管護體制機制建設取得新突破,小型水庫實現了從“無人管”到“有人管”“專業管”“標準管”。小型水庫工程面貌發生根本變化,安全運行不斷強化,工程防洪減災功能得到進一步加強,興利增效作用日益顯著,小型水庫對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保障作用進一步顯現,成為鄉村振興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臨朐縣響水崖東溝水庫
安全鑒定常態化 2020年山東省完成1310座水庫安全鑒定任務后,2021年6月30日前又完成766座水庫的超期未鑒定的存量任務,至此全部實現了超期未鑒定水庫安全鑒定銷號,比水利部要求提前一年完成任務。2022年起,安全鑒定進入常態化,當年到期,當年完成鑒定,并適度超前。山東省將依托“全國水庫運行管理信息系統”基礎數據,每年初向市縣下達當年度安全鑒定任務清單,納入年度工作考核,實行臺賬動態銷號。
泗水縣中冊鎮小張家水庫
除險加固制度化 2021年底前將提前完成“十四五”時期的402座存量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進一步增強山東省度汛安全。以后按照“當年鑒定、翌年加固”的原則,為市縣明確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目標預期,有效避免水庫“帶病運行、久險成災”。對新鑒定為三類壩的水庫和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水庫,未實施除險加固的要求原則上全部空庫迎汛;對達到降等或報廢條件的,堅決予以降等報廢。目前,已累計完成394座水庫降等或報廢工作。 運行管護標準化 一是運用標準約束。省水利廳印發了小型水庫運行管理規程和評價標準,把水庫運行管理、維修養護、監督檢查、隱患排查、應急管理和制度建設等全過程的各要素和環節組織起來,用標準促管理的標準化管理體系初步建成。目前,各地正在按照標準化考核內容,逐項分解細化落實,計劃9月底前全部標準化創建,11月底前完成標準化評價。二是堅持樣板縣創建引領帶動全省面上管護水平的提升。各地以樣板縣為示范引領,積極學習典型經驗、做法,結合當地實際,采取區域集中管護、政府購買服務、“以大帶小、以強補弱”和區域化、流域化管理的“泗水模式”。截至2020年底,納入區域集中管理的小型水庫達4532座,占小型水庫總數的80.4%,今年將基本完成剩余小型水庫管理模式提升工作。
臨朐縣盧家莊水庫
管護模式多樣化 積極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推廣和探索管護模式創新,以省級示范縣和國家級樣板縣創建為抓手,利用省級技術力量優勢及時進行評估督導,幫助各縣開展管護模式提升。在取得水利工程管護“以大帶小”、“區域化流域化”管理、“物業化”管護、“專業化”維修等經驗的基礎上,沂水縣又探索實行了小型水庫網格化區域管理,創新性開展“連庫結親”網格化互助合作管理,實現了小型水庫管護的資源共享,技術互補,以強帶弱,極大提升了管護員的素質和工程管理水平;臨朐縣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找準深化改革的突破點,力促全縣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趟出了市場化、企業化運作新路子,實現“管護運營公司化,管理措施物業化,智慧管護立體化,日常運行標準化”;日照東港區注重專業管護,創新小型水庫專業化管理長效機制,按照“流域管理,區劃實施,區級統籌,鎮為主體”的原則,將全區劃分為三個管理區,由區河湖管理保護中心牽頭,與區水務集團簽訂合同委托統一管理,鎮政府按照區劃管護內容與區水務集團簽訂實施合同,落實主體責任,實現“區劃+流域”的專業化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資金保障長效化 山東省明確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政策:一是對2020年以后經安全鑒定新增的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所需資金,由省級和市、縣(市、區)共同承擔,其中省級分別按照小(1)型、小(2)型水庫不低于150萬元/座、57萬元/座的標準予以補助。二是省級財政對小型水庫維修養護繼續給予適當補助,實現每座小(1)型、小(2)型水庫年度維修養護資金財政投入分別不少于6萬元、3萬元,并要求省、市、縣分別承擔1/3,專款用于小型水庫的維修養護。省級和市、縣(市、區)財政統籌財政預算資金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資金保障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維修養護及雨水情測報和安全監測設施建設。
沂水縣沙溝鎮四官旺水庫
下一步,山東省將進一步健全水庫安全鑒定、除險加固、運行管護的長效機制,確保水庫安全運行、長期發揮效益。一是加快存量小型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銷號;二是加快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完成4200座水庫“強制標準”達標評價,推動水庫工程標準化管理基本達標;三是進一步加快水庫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建設,提高小型水庫雨水情測報和大壩安全監測能力;四是持續開展樣板縣創建,并以樣板縣為引領,評選一批發揮綜合效益的樣板水庫,實現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五是打造一批助力鄉村振興的農村“樣板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