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流速記錄儀
時間:2018-07-06來源:中國水工設備網
技術簡介
1.技術來源
智能流速記錄儀采用預測去抖處理方式進行測速。是我局自主研發的一款智能測速配套儀器,預測去抖技術是我局技術人員根據流速的實際提出的去抖方法。預測去抖:對測點流速進行預測,單片機根據當前測點流速,處理器自動設置延時常數,不需人工干預,可以把抖動現象完全克服掉,不會出現錯誤的測速結果。目前該去抖的方法在行業內是第一次采用,國內儀器廠商還沒有采用該處理方式,屬于首創,于2012年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2.技術原理
把流速儀放置在測點位置,智能流速記錄儀首先預測當前測點流速,檢測流速信號的間距長短(時間間隔),據此單片機自動設置延時長度,用于覆蓋流速儀接觸絲的接觸過程。然后進行測速,這樣處理可以把延時調節至最佳寬度,避免了人工設置不當產生的多記或少記現象。
3.技術特點
(1)智能流速記錄儀采用“預測去抖”處理方式測速,可以把抖動現象完全克服掉,不會出現錯誤的測速結果。
(2)適應性強。可以對目前所有采用機械觸點(接觸絲、干簧管等)的流速儀進行測速,應用范圍較廣。
(3)采用先進的89S52單片機,智能化處理性能較高。并且便于升級換代。
技術指標
(1)計數誤差:為0(計數準確,不會出現多記或漏記現象) 。
(2)靜態功耗:<180mW;動態功耗:<350mW。充電時間3~8h;一次連續工作時間:最大35h。
(3)輸入阻抗:接觸狀態<50Ω,斷開狀態>470Ω。
(4)使用范圍:適應于LS25、10、20、12、68、78等轉子式流速儀。
(5)計時精度:10min誤差±0.1s。
(6)體積:180mm×100mm×50mm。
(7)重量:<400g。
技術持有單位介紹
黃河水利委員會山東水文水資源局地處黃河最下游,擔負山東河段基本水文測報、水質監測、河道及河口濱海區沖淤演變觀測和實驗研究等任務。下轄高村、孫口、艾山、濼口、利津、陳山口水文站、濟南勘測局和黃河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并且有13處常年水位站,5處汛期水位站。
在職職工300多人,教授級高工4人,副高級職稱40多人,中級職稱60多人,高級技師、技師60多人。
多次承擔國家水資源調查、勝利油田開發等重大科技項目研究及技術咨詢服務。研發的變頻調速吊箱、遙控變頻吊箱、船用絞車控制臺等設備在黃河水文測驗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研制的數字六分儀、吊箱數值流向偏角儀、精密水溫記錄儀等儀器填補了行業空白,研發的設施設備、儀器測具等獲得國家專利十余項。
應用范圍及前景
智能流速記錄儀是水文站進行流速測驗必備儀器,主要用于灘區涉水測速,橋測車測速、測船測速、吊箱測速等測流場所。適應LS25、10、20、12、68、78等轉子式流速儀計數、記時,完成流速的測算。該儀器徹底解決了接觸絲抖動造成的多記或漏記的問題。
智能流速記錄儀已作為黃委水文局2012年科技成果推廣計劃項目在黃河水文系統進行了推廣,目前黃河山東測區所有各測站均使用該儀器測驗,并推廣至黃委寧蒙水文水資源局,黃委三門峽水文水資源局,黃委河南水文水資源局,黃委山東黃河供水局,南水北調等水文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