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5-28來源:
第十屆世界水論壇于5月18日至25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以“水促進共同繁榮”為主題,匯聚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科學家和利益攸關方,謀求促成對水資源供應和水合作的全球共同承諾。
本屆水論壇由世界水理事會和印度尼西亞共同主辦。論壇將強調水資源管理與氣候破壞之間的重要關聯,突出加強合作和優化數據收集對實現世界水安全和復原力的引導作用。教科文組織將倡導3大核心目標:加強水合作,優化知識和數據收集,強化對水資源相關問題的教育和認知。
第10屆世界水論壇標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代表夏澤翰教授率代表團參加,并主辦多個分論壇。具體詳情將在之后發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代表團在世界水論壇現場(夏澤翰教授:左四)?UNESCO
我們面臨著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和氣候變異問題。當務之急是加強國際合作,從而協力以可持續的方式評估和管理水資源,并培訓和賦能新一代水資源領域專業人員。
加強跨界水資源合作 從河流、湖泊到跨界含水層,各國迫切需要在管理自由穿越其國界線的共享水資源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此項工作的第一步通常是確定共有水源。作為監測跨界含水層的主要組織,教科文組織已幫助153國界定跨界水系,其中包括468個含水層和286條河流和湖泊。 教科文組織長達10年的跨界含水層地下水資源治理項目涉及3大洲跨界含水層的評估、治理和政策方面的工作,并在西非、地中海、巴爾干半島、南美洲實施其他地方性計劃。
了解這一項目的更多信息:
跨界含水層地下水資源治理項目(GGRETA) 共同的水框架可以有效促進協同發展,然而,僅有少數沿岸國家簽訂了跨界協議。以塞內加爾河流域為例,那里的馬南塔里水壩雖實際位于馬里,但屬于塞內加爾河流域開發局共同所有和管理,該開發局為流域各國(幾內亞、馬里、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的能源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利用清潔水源以較低成本發電。 優化水數據和知識收集
自80年代以來,水資源數據收集工作質量逐漸下降,迫切需要我們利用技術進步對其加以改進。
水資源信息網絡系統是教科文組織用于儲存全球和地方水資源信息的數據庫,便于利益攸關方作出知情決定。通過這一系統,教科文組織在協調和提供水資源數據和知識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教科文組織的開放式學習平臺還幫助用戶掌握相關技能,以將原始數據轉化為可落實行動。 由于水和氣候之間的內在聯系日益緊密,教科文組織開發了氣候風險知情決策分析(CRIDA)方案,在水資源緊張地區采用自上而下的參與式方法管理水資源,有效識別水文氣候脆弱性。在非洲,水災和旱災預警系統已投入使用。 除利用衛星監測等先進技術所獲取的數據外,教科文組織還呼吁各國政府加大投入,培訓當地社區提供地面實況數據,以對前者進行補充、率定和驗證。 系統性效率低下的問題同樣亟待解決:據估計,由于管道泄漏和系統故障,目前有5%-50%的水資源未能送達目的地。更好地識別和解決這些滲漏問題能夠有效改善全球水資源短缺局面。 提高對水問題的認識和理解
培訓新一代水資源專業人員,以向政府提出綜合考慮經濟、社會、政治、健康、農業影響的政策建議,將是未來應對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關鍵。
每年,教科文組織及其合作伙伴通過由29個二類研究中心、84個教科文組織大學教席和國家委員會組成的網絡對約2萬人開展培訓。這一網絡改善和加強了各國之間的知識交流,并提供有關具體水資源問題的課程、培訓和活動。 教科文組織還致力加強對公眾,特別是兒童和青年的水教育。其認知宣傳活動每年為千萬公眾提供從水科學到日常生活用水等方面的教育,全球水博物館網絡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網絡由分布在38國的89個機構組成。 教科文組織同樣呼吁采取更包容的方式應對水問題:祖輩所掌握的與水有關的知識和專門技能,能夠為可持續水資源管理提供大量解決方案。教科文組織地方和土著知識系統(LINKS)項目正積極支持土著民眾分享他們在水管理、水治理和水權問題上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