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1-21來源:
2020年,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十六字”治水思路,積極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扎實推進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更上新臺階。日前,本刊記者專訪了水利部運行管理司司長阮利民。
阮利民:2020年,以水庫、堤防、水閘等水利工程安全、有效、良性運行為目標,嚴格落實責任,強化督查檢查和問題整改,堅持問題導向,研究制訂務實管用的對策措施,工程運行管理水平顯著提升。一是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十四五”期間解決防汛薄弱環節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要求,精心謀劃“十四五”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工作。二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強化部直屬工程、4038座大中型水庫、重要堤防和水閘等運行狀況監管,為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和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撐。三是落實小型水庫防汛“三個責任人”“三個重點環節”,為2020年取得防汛工作全面勝利提供了支撐保障。四是完成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工作,為區域乃至全國提供了典型引領,促進小型水庫管護主體、管護人員和管護經費進一步落實。五是督促各地加大安全鑒定、降等報廢工作力度,落實水庫安全管理措施。六是持續進行小型水庫、水閘、堤防安全運行專項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和原因分析,為下一步實施有效管理奠定了基礎。七是完善水庫、堤防、水閘管理信息系統,初步掌握全國水利工程基礎信息。
阮利民:2020年我國天氣氣候異常,強降雨天氣多、范圍廣,造成河流發洪水的數量多、水量大,全國836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洪水,超多年平均約80%,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共發生21次編號洪水,是多年平均的1.5倍。截至10月31日,入汛以來7大流域4042座(次)大中型水庫共攔蓄洪水1780億m3。長江流域在應對5次編號洪水過程中上中游水庫群攔蓄洪水490余億m3,其中三峽水庫攔蓄254億m3,將5次洪峰平穩有序地釋放到水庫下游,有效減輕了防洪壓力。大水之年沒出大災,水庫攔蓄洪水成效顯著,是防洪調度的“王牌”,是防洪保安全的核心力量。
為強化水庫安全運行、效益發揮,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狠抓小型水庫防汛“三個責任人”“三個重點環節”的落實,實現“三個責任人”從“有名”“有實”到“有能”。汛前印發“三個責任人”履職手冊(試行)和“三個重點環節”工作指南(試行),規范小型水庫防汛“三個責任人”履職行為和“三個重點環節”工作要求。督促各地逐座水庫落實“三個責任人”并向社會公告;逐庫排查、配備必要的水雨情測報設施,編制、審批調度運用方案和防汛應急預案。督促指導各地對各類責任人進行線上、線下培訓,加強實操演練,共完成培訓責任人17萬人,基本實現全覆蓋。通過強化“三個責任人”“三個重點環節”落實,小型水庫防汛責任人進一步明確履職要求,提高應對汛情的能力,保證了汛情及時通報、險情及時發現、搶險工作有序、人員及時撤離,在2020年防汛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突出抓好病險水庫安全度汛。病險水庫安全度汛是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的關鍵。督促各地加大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力度,要求兩年內全面完成超過安全鑒定時限水庫安全鑒定。梳理水庫大壩安全鑒定成果,建立病險水庫名錄清單,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水庫建立重大安全隱患水庫名錄清單。對未能實施除險加固和消除重大安全隱患的水庫加強巡查監測,嚴格落實汛期限制運用方案,采取降低水位等措施進行控制運用,必要時須空庫運行。
三是加強小型水庫專項檢查問題的整改和分析。積極配合做好6820座小型水庫專項檢查及前兩年1.8萬座小型水庫檢查,督促各地加快專項檢查問題整改、消除安全隱患。加強專項檢查成果運用,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意見,為謀劃“十四五”期間消除存量安全隱患、實現常態化管理目標任務提出對策措施,爭取政策支持,奠定良好基礎。
阮利民:一是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堤防工程巡堤查險。及時下發《關于加強堤防工程汛前巡堤查險工作的通知》,并于2020年3月12—29日組織對堤防工程汛前巡堤查險工作開展電話抽查。針對抽查發現的問題,督促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嚴格落實監管責任,指導堤防工程管理單位全面做好安全運行和水毀工程修復工作,對95處水毀工程修復進展情況進行了電話跟蹤督導。
二是開展水閘和堤防工程險工險段安全運行專項檢查。做好水閘和堤防險工險段專項檢查,編制專項檢查方案、制定問題清單、抽選險工險段、編制現場檢查工作手冊、協助開展檢查前培訓。有重點、有目的地組織司內人員和技術支撐單位人員深度參加現場檢查工作,督促指導地方認真落實問題整改任務。梳理水閘和堤防險工險段專項檢查發現問題,研究分析影響水閘和堤防工程安全管理的關鍵要害問題,查找產生問題的原因,研究制定加強水閘和堤防工程安全管理的對策措施。
三是完善堤防、水閘基礎信息數據庫。開發堤防水閘基礎信息數據庫與全國水利一張圖數據交換平臺軟件,實現與水利一張圖的共享融合。完善堤防、水閘基礎信息數據庫功能,推動堤防、水閘信息登記工作常態化。
阮利民:2020年,圍繞鄂竟平部長提出的“落實小型水庫管護機構、人員和經費”要求,進一步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完成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工作。研究制定樣板縣現場評估方案,組織大壩中心、建安中心和流域管理機構對52個申報縣逐一進行現場評估;組織專家評審,研究確定第一批47個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名單,印發水利部公告公布;組織中央主流媒體赴部分樣板縣現場,宣傳報道改革經驗和創新舉措;及時啟動第二批樣板縣創建活動。樣板縣工作激發了各地改革創新積極性,樹立了新的改革標桿,提煉了區域集中管護、政府購買服務、“以大帶小”等可復制可推廣模式,成為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抓手,為促進小型水庫管護主體、管護人員和管護經費進一步落實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研究制訂創新小型水庫管護機制的指導意見。組織發研中心,赴福建等地進行現場調研,對樣板縣管護模式進行細致梳理,開展中西部地區管護模式案頭調研,進一步分析實行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小型水庫管護服務的現狀、經驗和存在問題,征求財政部意見,制訂創新小型水庫管護機制的指導意見。
三是管好用好小型水庫維修養護中央補助資金。通過現場調研督導、微信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相關縣(市、區)中央補助資金落實到位情況,及地方財政投入情況。2020年中央補助資金全額落實,并帶動了地方財政投入。督促指導各地水利部門積極與財政部門溝通協調,開展小型水庫運行管護定額標準制訂和印發工作,各地正在積極推進。
阮利民:2021年,運行管理司將繼續深入貫徹“十六字”治水思路,積極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強化安全意識和底線思維,不斷夯實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基礎,加快消除存量安全隱患,逐步實現水利工程安全、有效、良性運行的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推進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工作。指導各地編制“十四五”水庫除險加固實施方案,確定“十四五”水庫除險加固項目清單和責任清單,將水庫除險加固納入各地“十四五”規劃和相關計劃,以及河長制湖長制管理體系。制定并實施2021年度水庫除險加固計劃,落實資金渠道,加快安全鑒定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推廣樣板縣成功經驗,創新管護模式,強化運行管護。修訂完善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管理制度,強化專項檢查和監督指導,落實地方政府的屬地管理責任。
二是加強水庫安全度汛管理。以健全水庫大壩安全責任制為中心,推動小型水庫防汛“三個責任人”有名、有實、有能,完善雨水情測報、安全監測等設施,落實病險水庫安全度汛的限制運用措施和應急處置方案,執行巡視檢查、維修養護、安全鑒定、除險加固、安全監測、降等報廢等各項制度。
三是指導地方實行社會化專業化管護模式。結合第二批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申報工作,以小型水庫維修養護中央補助資金為引導,對于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庫積極推廣區域集中管護、政府購買服務、“以大帶小”等管護模式,提高鄉鎮村組小型水庫管護水平。
四是加快夯實堤防水閘運行管理基礎。針對堤防水閘專項檢查問題分析提出的對策措施,研究落實堤防安全評價和水閘安全鑒定、降等報廢等有效途徑,加快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制訂出臺堤防工程運行管理辦法,推動有關措施制度盡快落地實施。
五是提升水利工程運行信息化標準化管理水平。完善全國統一的水庫管理平臺,及時準確掌握水庫除險加固、運行管護信息。加快完善堤防水閘基礎信息數據庫,拓展應用功能,提高信息數據質量。繼續大力推動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持續改善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粗放局面。
六是強化水庫、堤防、水閘運管督查和問題整改。圍繞“十四五”年度目標任務,組織開展水庫除險加固、運行管護和資金投入的督查巡查。配合監督司,做好水利工程專項檢查,督促各地落實專項檢查問題整改。
七是推進水利工程劃界工作。與河湖管理范圍劃定工作有機結合、協調推進,進一步督促各地加快推進水利工程劃界工作,明確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強化工程日常管護。繼續組織做好中央直管水利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劃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