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1-24來源: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超標準洪水等重大挑戰,在水利部黨組堅強領導下,南水北調相關單位深入貫徹落實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團結協作、攻堅克難,戰疫情、保供水,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確保了工程運行安全平穩,超額保質完成輸水任務,接續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綜合效益持續發揮,為做好下一階段工作進一步擴大了優勢、厚植了基礎。日前,本刊記者專訪了水利部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司司長李鵬程。
中國水利:請您介紹一下2020年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工作在貫徹落實中央治水興水決策部署、踐行總基調方面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
一是科學實施水量調度。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工程運行安全管理,優化工程調度特別是汛期調度,首次實現中線按420m3/s加大設計流量輸水。截至2020年10月31日,中線一期工程正常供水62.19億m3,完成年度計劃的103%;生態補水24.03億m3,其中向華北地區生態補水18.04億m3,完成華北地區地下水補水任務的136.9%。東線一期工程提前完成年度向山東調水7.03億m3的任務。
二是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強化質量、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監管,工作進度得到保障。提前一個月完成中線北京段停水檢修及增設調壓設施任務并恢復正常通水,中線穿黃檢查維護工作提前一個月完成并驗收,東線東湖水庫擴容增效工程按計劃穩步推進,雄安新區供水保障相關工作有效實施,東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可望提前具備通水條件。
三是完工財務決算和完工驗收順利開展。面對疫情影響、任務重、人員少等困難,堅持問題導向,加強組織協調,組織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督促指導,加強進度管控,大力推進完工財務決算和完工驗收工作,確保年度目標順利實現。經過大量艱辛、細致、高效的工作,年初確定的34個完工驗收和30個完工財務決算工作均按計劃順利完成,為下一步做好工程竣工驗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四是指導做好水價水費有關工作。督促指導東中線工程供需雙方完善水費收繳機制,嚴格執行供水、生態補水合同,足額收繳當年水費,并逐步繳納以前年度欠交水費,提高水費收繳率,保障工程良性運行。截至2020年11月底,中線收取4省(直轄市)正常供水水費63.5億元,生態補水水費3.6億元;東線收取水費3.51億元,北延試通水水費0.27億元。
五是加緊推進尾工和后續工程有關工作。明確尾工建設節點目標和責任單位,重點協調和督導中線穿黃孤柏嘴控導工程及北京段管理設施。牽頭編制完成一期工程遺留問題處理方案。參與后續工程前期工作,按分工組織開展建管體制、水價機制研究,指導做好開工準備工作。
六是做好綜合服務保障和黨建工作。認真抓好工程宣傳,積極總結凝練南水北調精神,講好南水北調故事。持續推動《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解釋工作。制定《穿跨鄰接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項目管理和監督檢查辦法(試行)》。強化科技管理,調整充實南水北調工程專家委員會,組織完成重大戰略課題研究,協調南水北調評估工作,做好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有關工作。服務保障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組建工作。以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以“紅水滴”黨建品牌為載體,持續加強黨的建設,黨建質量不斷提升。
在做好這些工作的同時,作為定點扶貧鄖陽的牽頭單位,我們扎實推進鄖陽扶貧工作。2020年年初制定扶貧工作計劃,分解落實八大工程任務和責任,組織各成員單位細化實施方案并抓好落實,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務。針對2020年疫情防控特殊情況,指導幫助鄖陽區做好疫情防控保障、消費扶貧、就業扶貧、農飲安全等工作。2020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鄖陽區退出貧困縣序列;6月底,鄖陽區剩余貧困人口全部順利脫貧;10月底,定點扶貧責任書確定的各項指標任務全面超額完成。
中國水利:2020年,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的運行狀況如何,發揮了怎樣的效益?
李鵬程:2020年以來,面對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創新工作方式,科學調度工程,強化工作監管,確保了工程運行平穩有序,供水水質安全可靠,有效保障了受水區生產生活用水需求,工程綜合效益持續穩定發揮并不斷放大,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實現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了堅實水資源支撐。
一是水資源配置格局持續優化。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累計調水超394億m3,其中中線調水超348億m3,東線調水到山東46億m3,發揮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隨著工程調水的長期化開展,南水北調水作為北方許多大中型城市供水“生命線”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受水區用水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東線各受水城市的生活和工業供水保證率從最低不足80%提高到97%以上;中線各受水城市的生活供水保證率從最低不足75%提高到95%以上,工業供水保證率穩定維持在90%以上。
二是綜合調度管理效能持續提升。通過科學調度,充分利用丹江口水庫汛前富余水量,首次啟動中線一期工程實施420m3/s加大設計流量輸水,歷時54天,輸水19億m3,全線監測數據顯示,工程滿足加大流量輸水設計工況,為全線竣工驗收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東線一期工程完成向山東調水7.03億m3任務;中線一期工程年度實際供水86.22億m3,已超過規劃多年平均供水85.4億m3,標志著工程運行6年即達效,充分檢驗了工程質量及運行管理水平。
三是有效助力沿線生態文明建設。東、中線一期工程2019—2020年度生態補水24.03億m3,有效推動了補水區河湖生態恢復治理和優美水環境打造。其中,中線一期工程向河北省生態補水17.32億m3,僅加大流量期間向沿線35條河流生態補水9.5億m3,有力助力了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沿線地下水水位保持抬升趨勢。華北地區“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困局得到進一步緩解,部分補水河道基流有效恢復,水質明顯改善,水環境不斷優化,水生態持續向好。
四是民生福祉的基礎不斷夯實。2020年以來,丹江口水庫和中線干線供水水質穩定在Ⅱ類標準及以上,東線工程水質穩定在Ⅲ類標準,沿線群眾飲用水質量繼續得到充分保障。南水北調從業人員數萬人,加上相關行業帶動作用,大量持續性就業需求得到釋放,有效保障了大疫之年就業形勢穩定。通過持續推進定點扶貧各項措施落地,鄖陽區脫貧攻堅成效得到持續鞏固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五是有力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方面,持續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實施提供可靠水資源保障。另一方面,強化受水區水資源剛性約束,實行區域內用水總量控制,加強用水定額管理,帶動發展高效節水行業,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產業,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受水區節水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中國水利: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請您談談2021年南水北調工作的主要思路和重點任務。
一是立足把南水北調建設成為“四條生命線”,全力保障年度水量調度順利實施。一方面確保年度調水目標順利實現。提前研判年度調水工作形勢,加強水量調度監督管理,強化沿線水質保護,綜合做好汛期、冰期、重大節慶日期間等組織保障工作,在全力確保工程安全運行前提下,完成2020—2021年度東線向山東省調水6.74億m3、中線向北方供水65.79億m3的任務。繼續做好生態補水工作,完成2021年度華北地區地下水生態回補任務,充分發揮工程生態效益。另一方面筑牢工程效益持續發揮并不斷放大的基礎,扎實推進尾工建設、工程驗收和財務決算,重點抓好北京段管理設施、中線穿黃等,確保如期完工。緊盯制約驗收的關鍵事項,嚴格執行驗收專項協調、催辦督辦、半月調度季度協調機制;持續加強驗收質量復核等工作,確保完成年度驗收計劃。督促推進合同結算收口及遺留問題處理,組織做好完工財務決算編報、審計等工作,完成剩余完工財務決算核準,同步開展財務決算系列問題和決算基準日調整事項研究工作,做好啟動竣工財務決算準備。
二是立足把南水北調建設成為“四條生命線”,持續強化工程監管保障運行安全。以“視頻飛檢”為重要抓手,推進安全監管方式創新和技術進步,積極構建“視頻飛檢”與常規飛檢相結合的長效監管工作機制。統籌組織各級監管力量,加大加密聯合檢查和自查、專題專項檢查、東中線交叉互查、整改問題復查等措施,形成層次分明、上下聯動、緊密協作、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為推動“高標準樣板”工程規范化監管提供有力保障。推動中線干線工程年度安全評估、東中線重要建筑物和要害部位安全風險管控工作常態化,加強運行安全監督檢查。擴大開放交流,推動安全標準化達標創建和運行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三是立足把南水北調建設成為“四條生命線”,統籌推進后續工程建設和節水工作。一方面,加快工程建設及后續工程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協調推動東線北延應急供水工程盡快完成全部建設任務。配合推動東線二期、引江補漢、中線在線調蓄等后續工程前期工作,協調做好雄安新區供水保障事宜。另一方面,依托南水北調工程建筑群,積極開展國情、水情教育,深化節水教育和宣傳,引導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增強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生態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加快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四是立足把南水北調建設成為“四條生命線”,助力構建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以南水北調為媒介,充分發揮政策優勢,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單位,牽線搭橋,推動受水區和調水區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深化對口協作,加大受水區向供水區的反哺力度。按照中央和部黨組部署,落實“四不摘”要求,持續做好幫扶鄖陽工作,助力鄖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五是立足把南水北調建設成為“四條生命線”,全面做好其他各項綜合服務和保障工作。深化工程宣傳持續擴大品牌影響,重點圍繞建黨100周年、全面通水七周年等重大節點組織做好宣傳策劃,保持南水北調宣傳工作的良好態勢。積極闡釋宣傳南水北調精神。深化南水北調品牌研究。指導做好水價水費有關工作,督促提高水費收繳率。加強穿跨鄰接項目管理和推動保護范圍劃定,做好保護范圍管理工作。推進《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解釋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強科技管理,推動科技創新。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深化推進黨建業務融合,以高質量黨建為“四條生命線”和“高標準樣板”工程建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