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近期組織開展了智慧水利先行先試中期檢查評估和成果評選,11家先行先試單位共申報成果49項。經技術指導人初評、征求相關司局業務指導人意見、責任專家審核、集中評審等環節,經部長專題辦公會審議,日前公布了《智慧水利先行先試成果目錄(2020年)》(排名不分先后),包括10項最佳實踐和8項優秀案例。今
農業作為我國產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國家對于農業發展也始終保持著高度的關注,在現代化背景下,國家也是十分關注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在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推進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一、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影響因素1.1、硬環境因素這里所提及的硬環境因素,本質上就是在固定時空范圍內的環境因
背景信息時間:2020年5月地點:陜西省南溝門水庫使用設備:云洲ME120全自動無人船平臺、海卓MS400P小型多波束測深系統用戶單位:自然資源第二地形測繪隊云洲ME120全自動無人船平臺海卓MS400P小型多波束測深系統南溝門水庫樞紐總庫容2.006億立方米,為Ⅱ等、大(2)型水利工程,主要任務為
背景信息時間:2020年06月地點: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及西人工島周邊水域使用設備:L25海洋探測無人艇、多波束測深系統L25海洋探測無人艇多波束測深儀Teledyne RESON T50-P繁重的大橋檢測運維任務,僅靠傳統的人工巡檢模式,管養作業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因此,將自動化的無人艇技術運用到橋
9月18日,由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土石堤壩滲漏探測巡查及搶險技術裝備研發”項目啟動會暨專家咨詢會在武漢召開。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副處長張賢,水利部國科司副處長金旭浩,長江委國科局副局長涂敏、副處長張彬以視頻或現場方式參會指導。長江設計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河湖生態流量是維系河湖生態功能、控制水資源開發強度的基礎性指標,是統籌生活、生產、生態“三生”用水的重要基礎,事關水安全保障和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具有基礎性、先決性的重要地位。近年,關于河湖生態流量管控理論、方法等學術研究成果不斷探索創新,黃河水量統一調度、黑河生態綜合治理、引黃入冀補淀、扎龍濕地生態
長江口綜合治理歷程及思考長江口綜合治理與地區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始終是長江口治理的強大推動力。60多年來圍繞長江河口自然規律和開發治理,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航運工程、防洪排澇工程、江堤海堤工程相繼建設,相關成果多次獲省部級以上獎項,其中長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獲得國家科技進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一直以來,中國水科院始終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經濟主戰場,攻堅克難、致力創新。承擔了國內幾乎所有重大水利水電工程關鍵技術問題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原創性、突破性的科技成果。專題推出“水科創新技術匯”,展示水科技術和產品,帶您領略水利科技的魅
圖書名稱 | |
---|---|
定 價 | |
內容提要 | |
訂購數量 | |
聯系人 | |
聯系電話 | |
郵寄地址 | |
留言 | |
總額:¥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