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訊物聯智慧水務系統,通過在各泵站、管道、水渠、污水處理廠安裝傳感器、控制器、數采儀、網關等,實現將生產運行數據實時傳輸到數據平臺,數據平臺通過對各類關鍵數據的實時監控和智能分析,并提供分類、分級預警,將統計分析情況和預警情況以報表、短信、微信、音頻等形式展現、通知相關責任人,同時給予相應的處理結果輔助決策建議。
利用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推動水務的信息化建設,提高水務集團的管理效率和社會服務水平,實現以下四方面目標:
l 更快速準確的感知影響大水務系統的實時指標。
l 更科學的統計分析、收費管理、預警管理、決策管理。
l 更全面監測和促進任務處理、事件處理、巡查管護的變化過程、執行效果。
l 更先進的方式實現系統功能,保證系統的有效性、安全性、擴展性、開放性。
系統總體架構
水務管理參與人員(決策者、運營人員、用戶大眾),通過智慧水務平臺中監測、分析、告警、收費、巡查、事件等功能模塊,實現對水資源、水務工程、水利環境的監測、管理。
系統總體物理架構
云平臺系統功能架構
智慧水務一張圖
實時統攬水務系統各項關鍵指標,可用于高層決策參考或展廳大屏展示。
用戶管理
平臺可定義機構名稱和LOGO,用戶登錄系統,顯示賬號所屬機構名稱和LOGO。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實現機構管理、配置管理、流程管理、菜單管理、日志管理等實現系統靈活的可配置性和擴展性。
設備管理
實現對監測點設備的機構所屬、官網層級等屬性的定義,其中設備編碼為設備“身份證號”, 是終端設備注冊平臺必要匹配參數。不同的設備類型不同的屬性,實現對RTU和機井設備的區別管理。
實時監測
實時展現設備所采集瞬時流量、累積流量、機井用水量、水泵狀態等信息,按機構分類瀏覽,主要屬性按設備類型(RTU|機井)區分展現。
水權管理
實現根據機井分配水量,配水方式可為按實際灌溉面積、按額定灌溉面積或按人口,不同輪次可定義差異價格。
收費管理
實現預付費和預授權等方式的水費繳收,可按業務規則設置收費規則,如根據機井控制器對應的土地畝數和水價計算出收費金額,不同輪次不同價格。繳費方式可為現金、銀行卡、支付寶、微信等。
數據統計分析一(常規分析)
可篩選機構、監測點和數據因子(可多選),并自定義時間段對數據進行分析,展現形式可根據需求自由切換曲線或柱狀,并可保存為圖片、打印。
數據統計分析二(收費統計分析)
實現對售水操作記錄的查詢, 包括充值金額、購買水量、購買單價、所屬水管區域、所屬行政區域等。
實現對水卡明細信息的查詢,包括水卡編號、持卡人姓名、持卡人手機號、余額、執行水價。
數據統計分析三(漏損分析1)
總分差分析法:通過分析總表與總表下所有下一級分表之和的差值,得出損耗率。
預警管理
通過對監測數據的實時監控和分析,滿足預設規則條件即告警。
賬戶管理
用戶卡 :普通用戶使用,需用開卡器開卡發行,用于啟動和關閉機井及相應的計費,需要充值才能使用,可注銷、掛失和補卡。
管理卡:管理員使用,比用戶卡權限高,用于管理特定區域內的機井使用。
系統設置:包括串口設置、數據庫、修改密碼功能。注意:卡管理軟件所連數據庫與平臺系統是同一個系統。
智慧水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應用子系統
移動APP主要包括隨手拍、待辦事項、巡河記錄、日常管護、問題上報、問題處理等模塊。用于加強管理監管人員的移動執法、巡河、管護等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