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險情會商支持系統以集成GIS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支撐平臺為基礎,依托數據庫,并以各專業應用系統為主體,集成其他系統采集的數據,完成對干堤相關信息的查詢,保障防汛預案的制定、保證防汛信息通過網絡安全的進行流通等功能。工險情會商支持系統包括基本信息建立、數據獲取、信息查詢及分析、工險情會商管理、處理結果上報與處理結果存檔等功能模塊。
工險情會商支持系統完成了工程基本情況、堤防工程、物料儲備、水深、險情、工程部分災情和流域雨水情等相關信息的采集入庫,通過圖形的采集和矢量化處理建立流域圖、防洪形勢圖、河道圖,采用數據庫技術設計開發堤防空間數據庫、實時險情數據庫和防汛料物數據庫,通過電子地圖與數據庫的連接瀏覽和查詢工程基本情況、堤防工程、物料儲備、偎堤水深、險情和流域雨水情等信息,為工情險情會商提供支持。會商支持的各決策要素以最簡明直觀的形式展示給決策者,以幫助決策者快速準確地了解形式、分析判斷各種調度方案的利弊,輔助他們更好地做出正確的決策。
利用先進的GPS、RS、GIS技術,實現對干堤基礎地理信息的采集、錄入、編輯、存儲、查詢、分析、顯示、輸出、信息更新待功能。系統權限控制將根據單位、部門、職務、角色四個屬性來控制某一特定用戶所擁有的系統操作權限。采用成熟穩定的J2EE技術,同時使用Webservice作為接口設計,操作方便靈活。
2.技術參數
(1)系統響應時間。除部分需要計算的功能模塊外,其余所有功能的響應時間應控制在1~3s之間,電子地圖響應時間在5s以內,計算功能的響應時間不超過1min。
(2)運行時間。如系統處在長時間運行的功能,應在啟動該功能或在運行時給用戶提示,防止假死現象,同時盡可能提高運行效率。
(3)系統應能夠連續24h不間斷工作,平均無故障時間大于1年,出現故障應能及時報警。
(4)系統應具備自動或手動恢復措施,自動恢復時間小于15min,手工恢復時間小于12h,以便在發生錯誤時能夠快速地恢復正常運行。
(5)軟件版本易于升級,能適應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相關的標準,任何一個模塊的維護和更新以及新模塊的追加都不應影響其他模塊,且在升級的過程中不影響系統的性能與運行。
(6)支持多種硬件平臺,采用通用軟件開發平臺開發,具備良好的可移植性,支持與其他系統的數據交換和共享。